1、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以下类型的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2)比较(关系)运算符
3)赋值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
5)位运算符
6)成员运算符
7)身份运算符
8)运算符优先级
a.Python算术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 a=10,b=20:
>>> a+b #加 两个对象相加
30
>>> a-b #减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10
>>> a*b #乘 –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
200
>>> b/a #除 – x除以y
2
>>> b%a #取模 – 返回除法的余数
0
>>> a**b #幂 – 返回x的y次幂
100000000000000000000L
>>> 9//3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向下取整
3
>>> 9/2
4
b.Python比较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 a=21
>>> b=10
>>> if a == b: == 等于 –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
… print “1-a =b”
… else:
… print “1-a !=b”
…
1-a !=b != 不等于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 if a !=b:
… print “2-a !=b”
… else:
… print “2-a=b”
…
2-a !=b
>>> if a > b: > 大于 – 返回x是否大于y
… print “5-a >b”
… else:
… print “4-a >=b”
…
5-a >b
>>> if a < b: < 小于 – 返回x是否小于y
… print “5 -a >b”
… else:
… print “5 -b <b”
…
5 -b <b
c.Python赋值运算符
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c = a + b 将 a +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
d.Python位运算符
按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Python中的按位运算法则如下:
下表中变量 a 为 60,b 为 13,二进制格式如下:
e.Python逻辑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 b为 20:
and (a and b) 返回 20。
or (a or b) 返回 10。
not not(a and b) 返回 False
2.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有五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当你指定一个值时,Number对象就会被创建:
var1 = 1
var2 = 2
使用del删除变量
del var1, var2
1)Numbers(数字)Python支持四种不同的数字类型:
a.int(有符号整型)
在32位机器上,整数的位数为32位,取值范围为-2**31~2**31-1,即-2147483648~2147483647
在64位系统上,整数的位数为64位,取值范围为-2**63~2**63-1,即-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b.long(长整型[也可以代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跟C语言不同,Python的长整数没有指定位宽,即:Python没有限制长整数数值的大小,但实际上由于机器内存有限,长整数数值不可能无限大。
注意,自从Python2.2起,如果整数发生溢出,Python会自动将整数数据转换为长整数,所以如今在长整数数据后面不加字母L也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了
c.float(浮点型)
浮点数用来处理实数,即带有小数的数字。类似于C语言中的double类型,占8个字节(64位),其中52位表示底,11位表示指数,剩下的一位表示符号
d.complex(复数)
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组成,一般形式为x+yj,其中的x是复数的实数部分,y是复数的虚数部分,这里的x和y都是实数。
注:Python中存在小数字池:-5 ~ 257
2)String(字符串)
字符串或串(String)是由数字、字母、下划线组成的一串字符
它是编程语言中表示文本的数据类型
Python的字串列表有2种取值顺序:
从左到右索引默认0开始的,最大范围是字符串长度少1
从右到左索引默认-1开始的,最大范围是字符串开头
如果你要实现从字符串中获取一段子字符串的话,可以使用变量 [头下标:尾下标],就可以截取相应的字符串,其中下标是从 0 开始算起,可以是正数或负数,下标可以为空表示取到头或尾。
>>> str = ‘hello world’
>>> print(str) #输出完整字符串
hello world
>>> print(str[0]) #输出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字符
h
>>> print(str[2:5]) #输出字符串中第三个至第五个之间的字符
llo
>>> print(str[2:])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到最后的字符串
llo world
>>> print(str[0:]) #输出从第1个开始到最后的字符串
hello world
>>> print(str*2) #输出字符串两次
hello worldhello world
>>> print(‘say: ‘ +str) #输出拼接的字符串
say: hello world
=======================
Python 转义字符
在需要在字符中使用特殊字符时,python 用反斜杠 \ 转义字符。如下表:
转义字符 说明
\n 换行符,将光标位置移到下一行开头。
\r 回车符,将光标位置移到本行开头。
\t 水平制表符,也即 Tab 键,一般相当于四个空格。
\a 蜂鸣器响铃。注意不是喇叭发声,现在的计算机很多都不带蜂鸣器了,所以响铃不一定有效。
\b 退格(Backspace),将光标位置移到前一列。
\\ 反斜线
\’ 单引号
\” 双引号
\ 在字符串行尾的续行符,即一行未完,转到下一行继续写。
>>> str1 = ‘网站\t\t域名\t\t\t年龄\t\t价值’
>>> str2 = ‘C语言中文网\tc.biancheng.net\t\t8\t\t500W’
>>> str3 = ‘百度\t\twww.baidu.com\t\t20\t\t500000W’
>>> print(str1)
网站 域名 年龄 价值
>>> print(str2)
C语言中文网 c.biancheng.net 8 500W
>>> print(str3)
百度 www.baidu.com 20 500000W
>>> info = “Python教程:http://c.biancheng.net/python/\n\
… C++教程:http://c.biancheng.net/cplus/\n\
… Linux教程: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
>>> print(info)
Python教程:http://c.biancheng.net/python/
C++教程:http://c.biancheng.net/cplus/
Linux教程: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
>>>
=======================
3)List(列表)
List(列表) 是 Python 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
列表可以完成大多数集合类的数据结构实现。它支持字符,数字,字符串甚至可以包含列表(所谓嵌套)
>>> list = [‘apple’,’jack’,789,2.22,36]
>>> otherlist = [123,’xiaohong’]
>>> print(list) #输出完整列表
[‘apple’, ‘jack’, 789, 2.22, 36]
>>> print(list[0]) #输出列表第一个元素
apple
>>> print(list[1:3]) #输出列表第二个至第三个元素
[‘jack’, 789]
>>> print(list[2:]) #输出列表第三个开始至末尾的所有元素
[789, 2.22, 36]
>>> print(otherlist*2) #输出列表两次
[123, ‘xiaohong’, 123, ‘xiaohong’]
>>> print(list + otherlist) #输出拼接列表
[‘apple’, ‘jack’, 789, 2.22, 36, 123, ‘xiaohong’]
4)Tuple(元组)
元组是另一个数据类型,类似于List(列表)
元组用”()”标识。内部元素用逗号隔开。但是元组不能二次赋值,相当于只读列表。
操作实例与列表相似
5)Dictionary(字典)
字典(dictionary)是除列表以外Python之中最灵活的内置数据结构类型。列表是有序的对象结合,字典是无序的对象集合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字典当中的元素是通过键来存取的,而不是通过偏移存取
字典用”{ }”标识。字典由索引(key)和它对应的值value组成
>>> tinydict ={‘name’:’john’,’code’:5762,’dept’:’sale’}
>>> print(tinydict)
{‘dept’: ‘sale’, ‘code’: 5762, ‘name’: ‘john’}
>>> print(tinydict.keys())
[‘dept’, ‘code’, ‘name’]
>>> print(tinydict.values())
[‘sale’, 5762, ‘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