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率领众议院访问团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韩国及日本的访问
与佩洛西一同出访的美国国会代表团成员包括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格里高利·米克斯、美国众议院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主任马克·高野、众议院议员苏珊·戴贝妮、拉贾·克里斯纳莫西和金安迪
回顾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
4月7日日本富士新闻网率先透露佩洛西将于4月10日访问台湾,不过其亚洲之行行程因佩洛西本人确诊COVID-19而延期
(其真实的原因是中国大陆的强烈抗议而被推迟)
↓
8月1日凌晨4时20分左右,佩洛西乘坐的专机在抵达新加坡巴耶利峇空军基地,开始为期2天的访问

↓
8月2日亚洲之行的第2站。10点33分,佩洛西乘坐的美国空军专机抵达吉隆坡的梳邦皇家空军基地,这也是她首次到访马来西亚

↓
8月2日晚间抵达台北松山机场,次日造访立法院、总统府、景美人权园区等地,于傍晚离境

↓
8月3日抵达韩国时,仅有美国驻韩国大使菲利普·戈德堡和驻韩美军司令保罗·拉卡梅拉等人到场迎接,韩国无一官员到场亲迎。之后,佩洛西与韩国国会议长金振杓会晤,讨论朝鲜无核化等印太地区安全、经济合作、气候危机等问题,会后并发表联合声明,访问期间,适逢总统尹锡悦休假,二人未会面。

↓
8月4日在日本期间,她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岸田文雄会谈

佩洛西访台同时,台海及周边的军事对立气氛异常紧张,中美台三方剑拔弩张

根据1947年通过的《总统继任法案》(Presidential Succession Act of 1947),美国总统一旦离开其职务,将由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参议院临时议长及内阁首长们依顺位依序递补。
作为美国第三号权利人物,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她的一举一动也牵动亚太各个国家的敏感神经。
美众议长佩洛西(裴洛西)访问台湾之后,中国宣布,环绕台湾展开为期四天的实弹演习。
2022年8月2日新华社受权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北京时间2022年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在以下海域和空域,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并组织实弹射击。具体为:北纬25°15′26″、东经120°29′20″,北纬24°50′30″、东经120°05′45″,北纬25°04′32″、东经119°51′22″,北纬25°28′12″、东经120°14′30″四点连线。
北纬26°07′00″、东经121°57′00″,北纬25°30′00″、东经121°57′00″,北纬25°30′00″、东经121°28′00″,北纬26°07′00″、东经121°28′00″四点连线。
北纬25°34′00″、东经122°50′00″,北纬25°03′00″、东经122°50′00″,北纬25°03′00″、东经122°11′00″,北纬25°34′00″、东经122°11′00″四点连线。
北纬22°56′00″、东经122°40′00″,北纬23°38′00″、东经122°51′00″,北纬23°38′00″、东经123°23′00″,北纬22°56′00″、东经123°09′00″四点连线。
北纬21°14′00″、东经121°33′00″,北纬21°33′00″、东经121°18′00″,北纬21°07′00″、东经120°43′00″,北纬20°48′00″、东经120°59′00″四点连线。
北纬22°43′00″、东经119°14′00″,北纬22°10′00″、东经119°06′00″,北纬21°33′00″、东经120°29′00″,北纬22°09′00″、东经120°32′00″四点连线。
为了安全,在此期间有关船只和飞行器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空域。
日本国防部长岸信夫星期四(8月4日)晚公布,日本自卫队确认了中国大陆在台湾周边海域的军事演习中发射了11枚弹道导弹,其中五枚落在日本专属经济区(EEZ)。
岸信夫说,这是一起关系到日本和国民安全的严重事件。据《产经》报道,这是中国弹道导弹首次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日本政府已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强烈抗议。
海关总署今日发布通知,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通知称:
去年以来,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大陆柑橘类水果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以及倍硫磷和乐果残留超标;今年6月,从台湾地区输大陆冰鲜白带鱼和冻竹荚鱼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为防范风险,依据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兹决定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
各海关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受理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报关,并及时将上述情况通知辖区内相关企业。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答记者问。有企业关心,对台湾地区出口天然砂政策是否有调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相关措施自2022年8月3日起实施。
另据台媒报道,海关总署暂停台湾100多家食品企业的部分产品进口,涉及品类包括水产品、粮食制品及其它产品、茶叶、茶(类)饮料、饼干、糕点、面包、包馅面食、膨化食品、坚果与籽类等。
在海关总署官网港澳台地区生产企业注册信息页面上查询台湾生产商资料,确实有部分企业的状态栏已显示“暂停进口”,其中包括维力食品、郭元益食品、味全食品、泰山、维格饼家等。
据悉,这是依据海关总署第248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限制未完成更新注册的台湾厂商产品输往大陆。
中国8月10日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称“武统”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后选择”。
“维持台海现状”(英语:status quo)被认为是目前暂时缓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两岸均具有广泛民意支持,但是中国大陆、台湾和国际社会其它各方对台海现状的观点各有不同之处
对于“两岸现状”,台湾和中国大陆方面各自有不同的认知。
中共:
-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澎金马等地区是中国神圣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大陆地区和台澎金马地区同属于一个中国。
-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容许世界各国干涉,海峡两岸遵循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1980年代以来,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取代中华民国统治中国大陆地区,不承认1949年10月1日后中华民国政府的存在。
国民党(泛蓝阵营):
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等组成的泛蓝阵营认为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华民国,由两岸各自表述为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中各表)。中国领土由中华民国宪法界定:自由地区(即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均为中华民国国土,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合法存在。台湾地区的主权与治权均属于中华民国。和中国共产党以海基海协两会模式或党对党方式交流。
民进党(泛绿阵营):
民主进步党、时代力量、台湾团结联盟等组成的泛绿阵营多数认同一中一台的区隔,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中华民国代表台湾,以两国论为基础来维持台海现状。认为中华民国的领土是历年国会与总统大选所实践的人民、领土与主权范围,也就是台澎金马等实际管辖的国土;“中国”仅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多数不反对沿用中华民国为台湾的国号,以中华民国代表台湾。部分台湾独派认为中华民国不存在或不承认中华民国,或者认为中华民国是台湾的外来政权以及流亡政府,但普遍认为台湾应优先于中华民国,接受国内外均使用台湾之正名。认为中华台北等其他代称都是矮化,也认为所谓的“党对党”模式已不适用于民主化后的台湾。
国际社会
世界上有181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4个国家与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等外交官。世界上多数国家官方与中华民国政府无外交关系,和中华民国有民间及非官方但实际上具有外交性质的关系,他们的观点主要为:
基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原则,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点(“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部分”)表示理解、认可、尊重或认知(英文原文为acknowledge)
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成立之初由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文通过后,现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这一席位。
欧盟:
遵循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不是主权国家,不与中华民国政府建立任何意义上的外交关系。认知台澎金马地区作为经济和贸易实体的存在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示理解、尊重或认知。
美国:
承认(recognize)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 美国认识到(acknowledge)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does not challenge)。美国政府认识到(中国政府使用“承认”)(acknowledge)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示理解。
- 依“台湾关系法”,“台湾”一词将视情况需要,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这些岛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据适用于这些岛屿的法律而设立或组成的其他团体及机构,1979年1月1日以前美国承认为中华民国的台湾治理当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当局(包括政治分支机构、机构等)。
日本: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
英国:
英国的一贯立场是:认知(acknowledge)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立场,承认(recognise)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俄罗斯:
俄罗斯一贯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外部势力无权干涉。俄罗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台湾重新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只能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不向台湾出售武器。俄方理解中方根据《反分裂国家法》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
台湾海峡(俗称乌水沟,台语 : Oo-tsúi-kau;欧洲早期称福尔摩沙海峡)指的是介于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海域和海峡。为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海峡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平均宽度18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新竹市南寮与福建平潭海坛岛之间,约126千米。以大陆架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平均深度50米,最大深度1773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地理学上,台湾海峡为东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由于位于东海及南海之间,为东洋海洋史上贸易路线的重要水道,
又因其位于中国大陆及太平洋之间,为近代地缘政治战略要点之一,台湾岛在地缘政治上又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两岸、美中关系再度紧张,已有观察人士提出“第四次台海危机”的说法。
1940年代中末期,中国爆发第二次国共内战,大陆亦称解放战争。
这次战争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北,中共在北京建立政权。
从此,台湾海峡成为一道鸿沟,两岸形成政治分立与军事对峙。
延续半个多世纪,分立与对峙迄今依然没有结束。
国共双方从未签署停战、和平协议。理论上讲,大陆与台湾仍然处于战争状态。过去几十年,台湾海峡曾多次燃起硝烟,最严重时,两岸兵戎相见。若台湾的坚定盟友、超级大国美国介入,海峡战火有可能延烧为全面战争。
第一次台海危机
时间:1954年9月3日至1955年5月
战事:九三炮战、一江山岛战役和大陈岛撤退
1954年9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数百门火炮向大小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阵地和停泊在金门港内的舰艇发动强大轰炸。九三炮战一直持续到9月22日。这是1949年后中国第一次“炮击金门”,引发第一起台海危机。
一江山位于台州列岛上下大陈岛以北,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攻势,经过激战,在19日拿下这座小岛。一江山被攻陷之后,蒋介石终于决定放弃台州列岛,但坚持将大陈岛的居民全部转移到台湾。1955年2月,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支援下,大陈岛军民撤退,当时蒋介石还派遣蒋经国多次前往大陈岛与居民沟通,并且和大陈军民一起撤离。
3天后,解放军控制了整个台州列岛。

背景:国共内战大规模战事结束后,双方隔着海峡继续厉兵秣马,中国要“解放台湾”、台湾要“光复神州”,海峡战事看似一触即发。但是,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局面。
当时,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防止朝鲜半岛的冲突向南发展。第七舰队的露面激怒了中共,中共将准备进攻台湾的军队转调朝鲜战场,海峡战事推迟,直到朝鲜战争结束、第七舰队撤离。
之后,美国政府开始着力加固与台湾中华民国政府的盟友关系。1954年牵头创建东南亚公约组织,旨在推动地区团结、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此外,美国还开始公开探讨和蒋介石政府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中共将此视为对国家安全的极大威胁。为巩固在台湾海峡的战略地位,1954年9月对金门发动炮击,此后夺回对一江山岛、大陈岛的控制。
影响:这次战事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给中美台关系带来深远影响。它间接促成了1954年12月美国和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台军事同盟从此成形。对台湾来说,失去台湾列岛,国军无异于丢掉了“反攻大陆”的跳板。对中国来说,另外一个巨大的影响是,危机中面临美国核威慑,推动中国领导人下定决心,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第二次台海危机
时间: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
战事:“八二三炮战”,大陆称为“炮击金门”。
金门,这个与福建厦门隔海相望的小岛,曾经被台湾军队视为“反攻大陆的跳板”、抵抗解放军的“海上长城”。1958年8月23日,中国解放军各式火炮日夜不停的开火,金门岛遭受军事战争史上最密集的炮轰,单单150平方公里的金门岛,就受到47万发炮弹轰击。金门成为中华民国现有领土中唯一受到共产党军队猛烈攻击的地方。
炮战初期,解放军集中打击岛上军事目标,后期重点封锁海运线,围困金门。直到10月5日,中共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示基于“人道立场”不再炮击金门。此后,解放军开始对金门“单打双不打”,意即单数日打飞弹,双数日停止。直到1979年大陆与美国建交,时任中共国防部长徐向前才宣布正式停止对金门炮击。

背景:美国同台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但条约的规定是协防台澎,金马(金门、马祖)不包括在内。对于金马,美国国会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临时作决定。一种观点是,中国想借“炮击金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同时测试美国协防台湾外岛的意向。中国史学界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炮击金门不求杀伤和占领,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
“开始我们也想不到,思想也不通,不光我们思想不通,连彭德怀思想也不通,彭老总啊,彭老总是要解放金门的,他是很积极的,我们思想都不通,到后来为什么通了呢?那主席明讲了嘛,绞索政策,金门,马祖是套在美国人脖子上的绞索,这绞索美国人自己要解也解不开。为什么我们要替他解开了?因为一解放,这绞索不是就没有了吗?”
—邓小平纪录片ep11,原福州军区军委叶飞访谈
“八二三炮战”发生后,美国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第七舰队协助台湾军队突破封锁,美国支持的大口径巨炮也起到了了扭转战况效果。美国空军还从关岛和日本向金门运送军用和民用物资解围。
影响:金门炮战既没有让蒋介石趁机反攻大陆,也没有使毛泽东顺势解放台湾,一个原因是美国不希望战火扩大。这是国共双方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兵戎相见,对两岸关系的走向、中美台三角互动有着决定性影响。此后,台海形势由军事对抗转为冷战性对峙,国共对抗的主要战场转移到国际政治舞台。
中国说,金门炮战后,海峡两岸领导人在一个中国的共同基础上都调整了政策;台湾军队未从金门撤出,挫败了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台湾流传的一种观点是,“八二三炮战”后,武力反攻大陆几无可能,台湾政府转而积极促进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从这种意义上看,“八二三炮战”是一场重要的“台湾保卫战”,此后台海进入长期和平,维持两岸分治,台湾才得以享受今日的民主与自由。
第三次台海危机
时间:1995年到1996年
战事:又称台湾海峡导弹危机、台湾海峡飞弹危机。“战事”共分两波。
1995年,李登辉以台湾总统身份首次访美,北京方面做出强烈反应,在台湾海峡和台湾周围试射导弹、实弹演习,这是第一波。1996年3月台湾大选前,中国解放军再次试射导弹、演习,威慑台湾,这是第二波。彼时,美国派遣“独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去台湾东北海域,随即又从波斯湾调遣“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开往台湾东部海域。
台湾海峡战云密布、狼烟四起,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万幸的是,这次危机并未衍生兵戎相见。
背景:1995年美国首次允许李登辉到访,李登辉成为台美断交17年以来首位访美的台湾最高层官员。他在母校康奈尔大学发表“中华民国在台湾”的重要讲话。中国的反应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防堵李登辉将台湾脱离中国的企图,当年7月,解放军开始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
影响:这次台海危机或许推动华盛顿意识到它所面临的“为别人打仗”的风险。为安抚中国政府,时任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华期间在上海承诺“三不”: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美中台关系再次发生变化。
20多年过后的今天,有学者认为,1995年李登辉访美引发的“台海危机”导致新的美中台三角关系成型。李登辉以台湾在亚洲完成民主化的成绩单,将台湾重新推进国际外交舞台。
华府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re)国际学者马里德(Richard McGregor)认为,台海飞弹危机之后,北京加深对美国的疑虑,认为若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会为了台湾出兵。
亦有分析认为,在台湾海峡与美国航母战舰群的会面,也让北京意识到军力落后美国太多。因此,中共军事战略开始转向,军事武器科技发展、特别是空军以及航母的建造加速。
回顾20多年前美中台关系,观察人士指出,在李登辉执政下,台湾的外交基调确定,以“中华民国在台湾”影响台湾日后总统的两岸政策。特别是现任总统蔡英文,曾经是当年(1999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也就是台湾与中国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起草人之一。蔡英文重申的“维持现状”主张,被评论者认为承接李登辉的外交核心政策。
1999年7月,李在接受德国之声录影专访的时候,明确提到海峡两岸的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这也就是著名的“两国论”。他在受访时这样表示:
有别于国统纲领以及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一厢情愿式的国民党政策宣示,实际上的历史的事实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政权成立以后,从未统治过中华民国所辖的台澎金马。我国并在1991年的修宪,增修条文第十条(现在为第十一条)将宪法的地域效力限缩在台湾,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统治权的合法性;增修条文第一、四条明定立法院与国民大会民意机关成员仅从台湾人民中选出 ……使所建构出来的国家机关只代表台湾人民,国家权力统治的正当性也只来自中华民国人民的授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完全无关。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乱团体,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所以,战争既已结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中华民国视为“叛离的一省”,有昧于历史与法律上的事实。
第四次台海危机
参考:
1.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53834569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6%B5%B7%E7%8F%BE%E7%8B%80
3.https://www.163.com/dy/article/HDTGA50R0552OU9L.html
4.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6%B5%B7%E7%8F%BE%E7%8B%80
5.https://www.haozaobao.com/world/20220805/12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