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辛德勒

前言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历过多次非常黑暗的时刻,其中二战时期发生的,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尤为突出,大约有600w的犹太人被屠杀,即使在这样的至暗的时刻,仍然有一些有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的挺身而出,帮助这些无辜和悲惨的人,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辉。其中有一位来自古老的东方古国中国,他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1945年4月12日被盟军解放的米特堡-朵拉集中营,约有20,000名囚犯死于营中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1997年9月28日),湖南益阳人(老爷子也出生益阳),中华民国外交官,二战初期在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奥地利公使馆因德入侵关闭)时,拯救过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联合国誉其为“中国的辛德勒”

何凤山,生于中国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出身贫寒,幼时父亲早亡,他刻苦勤奋,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雅礼中学,后又考入雅礼大学,1929年入德国慕尼黑大学,1932年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1935年开始在中华民国外交部供职,开始了其40年的外交生涯。1937年被派往中华民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任一等秘书,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后,中华民国驻奥地利公使馆改为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何凤山升任总领事。据他的女儿何曼礼介绍,何先生自幼家境贫寒,得到基督教信义会的帮助才得以继续求学,终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退休后定居美国旧金山,除写作之外热心教会工作,1997年以96岁高龄去世

1977年,何凤山和女儿何曼礼

1938年水晶之夜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级,犹太人为避免被抓入集中营,只有离开欧洲,但要想逃离就必须获得外国签证,于是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奔走于各国使馆之间申请签证,在当时一张签证就可以拯救一条生命,因而被称为“生命签证”。但1938年7月6日在法国埃维昂莱班召开的国际难民会议上,与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等32国均拒绝接受犹太移民。此时何凤山基于人道主义立场,不顾上司驻德大使陈介的反对,在中华民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向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发放了“生命签证”。从1938年到1940年5月何凤山奉调回国,2年间他共签发多少张“生命签证”其准确数字已无从统计,根据已找到的签证看,一份1938年6月的签证的号码为200号,另一份1938年10月27日的签证号码为1906号,也就是说半年间他共签发了近2000份签证。纳粹当局也以总领事馆原属于犹太人房产为由,将总领事馆没收。而在国民政府又拒绝出资租房后,何凤山自掏腰包在约翰内斯巷22号租下一套小公寓,把总领事馆搬到那里,继续坚持发放签证。1939年4月何凤山被外交部记过一次。

到上海避难的3万犹太难民,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所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因茨·格林伯格(Heinz Grünberg)、美国前财政部长麦可·布鲁蒙赛尔也是当年手持何凤山所发的签证、到上海避难的见证人。许多人凭着何凤山发放的签证,逃到加拿大、南美各国、菲律宾、美国、巴勒斯坦、古巴等地,躲过灾难。古巴等地还有一本书中说,1939年有4000名犹太人在维也纳拿着到上海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

十七岁的犹太青年艾瑞克‧歌德斯德堡,他疲惫地花了数月的时间,走了五十多个外国领事馆,都失望而回。可是,当他向中国领事馆申请签证,何凤山却给艾瑞克签发了二十份前往上海的签证。因此,艾瑞克整个家族得以顺利离开奥地利。消息传开后,等候签证的长龙在中国领事馆的门前轮候了。一名已被关进集中营的犹太人摩里斯‧格罗斯费尔德,在妻子拿到全家去上海的签证后得以释放,一家人平安到了上海,逃过劫难。

一位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说:“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曾任世界犹太人组织秘书长的伊斯雷尔‧辛格的父母当年也是何凤山所救的,他们凭着何凤山发的签证入境古巴,然后进入美国(伊斯雷尔本身在纽约出生)。他说:“我的父母是何凤山博士救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上海当时是日军占领区,根本不需要中华民国外交部的签证,为什么父亲还会发放这样的签证呢?”何曼礼女士后来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当时纳粹只关注犹太人是否有去处,而签证是最好的证明。其实,很多犹太人拿到上海签证后,转而前往巴勒斯坦避难,也有很多人去了美国或其他国家。何女士感叹说:“这个办法太聪明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何凤山纪念匾

 

2007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将何凤山骨灰从美国运回家乡,安葬在市中心城区的会龙山公园山顶南麓。墓由墓丘、墓围、文化墙组成,总面积500余平方米。坐南朝北,大理石修筑,汉白玉质地墓围。块石文化墙通高3米,上有余秋雨、何凤山的题词等

此后,何凤山又担任中华民国外交部情报司司长。1947年3月8日,国民政府令免驻埃及特命全权公使许念曾本职,任命何凤山为驻埃及特命全权公使。1948年11月14日,蒋介石特任何凤山为中华民国驻埃及国特命全权大使。何凤山又先后担任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国大使。何凤山在出使哥伦比亚期间,遭馆员指控侵占一笔200美元的专款、虚报图利,虽法院并未起诉,但何凤山因此遭外交部停职,强迫退休,并失去终身俸的资格。后经监察院弹劾,退休后,司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决议撤职并停止任用三年。何凤山本人宣称无罪,认为指控与弹劾、惩戒皆是因为政治因素。监察院后来由马秀如、李炳南两位监察委员重审弹劾案,2013年以没有新的事证为由,维持弹劾。

何凤山退休后于1973年移居美国。定居在旧金山,从事写作,著有回忆录《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1986年11月,他应邀参加了母校长沙雅礼中学80周年校庆,并向母校捐资9000美元。1997年9月28日,96岁高龄的何凤山在旧金山去世。2005年,联合国正式誉何凤山为“中国的辛德勒”,2015年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颁发“褒扬令”。中国大陆作家余秋雨为此撰写墓志铭:“随其手也,千百家庭得以绝处逢生:随其笔也,沉溺之身攀上救命方舟;随其声也,域外人士惊识中华文明;随其形也,离乱生命重建人世信心”

 

褒扬令全文:外交部已故大使何凤山,才丰学溥,器宇轩昂。出身寒素,砥砺琢磨,成业湖南雅礼大学;旋获公费负笈深造,真积力久,潜研远致,荣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峥嵘岁月,迍邅年华,矢志经纶寰宇,运筹计议是非;迭任外交部情报司司长暨驻埃及、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国大使,敦睦邦谊,折冲樽俎,竭智尽忠。尤以民国26年奉派奥地利,嗣于27年派任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厄逢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纳粹气熖高涨、各国拒收犹太难民之际,义抗国际姑息逆流,无惧外力肆虐恫吓,为拯救犹太族裔免遭杀戮,毅然签发数千份前往上海之“生命签证”。大爱盛德,侠骨高风;弘烈义举,芳腾异域。爰于2000年获以色列追授该国最高荣誉“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奖章;其姓名遂永远镌刻在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正义花园荣誉墙上。全球誉称其为“中国的辛德勒”。2008年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决议表扬何故大使;同年及2015年,美国政府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与以色列政府先后于我国驻维也纳两总领事馆旧址镶崁纪念牌,以中、英文及德文镌刻其感人事迹。何故大使于外交建树上,标扬人道主义,毋畏强权;陶铸千秋奇勋,辉耀青史;综其一生,无可指责。先圣有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斯人怀抱,天下与归焉。嗣以嵩龄迁化,轸念贻徽,应予明令褒扬,以旌卓行。

 

袁sir说何凤山:

参考

1.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09/11/WS613bc655a3101e7ce9763033.html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5%87%A4%E5%B1%B1

中国辛德勒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croll to top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