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电视和互联网上,最热门的新闻就是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也就是今天【“9月11日上午11时,日本政府与钓鱼岛“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自此,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的“国有化”非法方针正式宣告成立”】(此处是引用网易新闻),日本买岛的想法是从今年的4月,由石原慎太郎提出,东京将于今年年内购买钓鱼岛,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于今天正式完成购岛。
钓鱼岛
钓鱼岛的问题由来已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钓鱼岛(25°44′32.43″N123°28′19.20″E / 25.7423417°N 123.472°E),中国大陆称作釣魚島,台湾、港澳称作钓鱼台,是钓鱼岛列屿的主岛,位于台湾东北外海,中琉界沟(俗称“黑水沟”)西侧,华人世界认知,依海底地势与历史行政隶属,此岛应为台湾附属岛屿。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钓鱼岛列屿主权成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日本两国三地亟待解决的争议。】(此处是引用维基百科),我个人认为,在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交给日本,却不表态将钓鱼岛的所有权也一并交给日本,这是非常高的一招战略布局,为今日中日就关于钓鱼岛的主权之争埋下了一颗种子,而我觉得美国人是故意这么做的,因为在当时,美国人就正确的预见到,中国会在将来成为世界大国,甚至是世界强国,当时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国内的内部政治领导权的争夺问题上,一旦内部达成统一,在合适的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会走到正确的路上来,那届时中国会实实在在的成为美国的威胁,就连当时的中国最有智慧的领导人邓小平,都无法解决,在回答日本记者关于钓鱼岛的问题时,邓小平坦言,【“我们这一代人不够聪明,想不到合理的办法,我们的下一代比较聪明,钓鱼岛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总会找到一个办法解决“】(此处为引用邓小平的讲话)美国将钓鱼岛给日本的举动,也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对该地区的相关国家影响深远。钓鱼岛的问题在中日建交时,是被搁置了,但是,直到今日,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至少没有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
二战是以日本的战败而告终,日本投降后,美军接管日本,此后,美国给予了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的帮助,加上日本自身的努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至此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就如同美国在欧洲与英国等同盟国家的关系,非常紧密,美国为何要这样和一个过去曾主动对自己开战的国家而结成同盟?这完全是由当时的二战后的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决定的,战后,世界格局由两大战胜国的苏联和美国主导, 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对抗,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两国的竞争和对峙遍布全球,虽然没有发生两国直接军事冲突,但两大敌对阵营采用了几乎所有手段来与对手对抗,其中,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是美国对抗社会主义的国家,包括朝鲜,中国,苏联的最有力的军事同盟,战后,美国扶持日本,就是希望日本有相当一定的实力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与美国的主要的对手朝鲜和中国对峙,当时,就在朝鲜共产党几乎要占领全朝鲜半岛时,美国出兵,用意非常明显,一旦整个朝鲜半岛沦为共产党的势力,将直接威胁日本,(朝鲜半岛与日本仅一海之隔)为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通过军事干预,使得朝鲜半岛出现2个敌对的国家,这样在东西两大敌对集团的对抗下的一个缓冲地带就出现了,结果是为日本的战后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也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了一个机会,而美国选择日本为其亚洲的同盟实在是一个最好的抉择,因为再也找不到比日本更合适的人选,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二战中,日本侵略了很多亚洲国家,对这些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其中包括朝鲜,中国,中日之间的战争最早发生在中国明朝的时期,两国关系历来不好,可以说是天然的敌人,日朝关系也是向来不好。跟敌人的敌人成为朋友,对美国来说是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代理人,牵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潜在的战略对手
2.二战后,美国选择日本为其同盟,是考虑到了苏联将是他未来最大的战略对手,日本本身具有雄厚的实力,而且日本在地理上接近苏联,如果能在日本本土,或附近岛屿建立军事基地,这样在未来有可能的对苏战争中,可以从海上对苏联进行封锁,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射两颗原子弹,不仅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速度,更在战略层面上,威慑了当时的苏联,在冷战的开始,占得了头筹。
3.二战中,日本与美国是对手,而且日本曾首先发动了对美国的战争,至今,美国人仍对1941年的发生的珍珠港事件记忆犹新,为避免历史重演,美国在日本派有驻兵,保持对东亚相关国家的军事震慑的同时,可以监管日本的举动,可谓一举两得。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UN Command CiC (seated), observes the naval shelling of Incheon from the USS Mt. McKinley, September 15, 1950.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战争的初期,北朝鲜在军事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他们越过38线,开战仅3天,北朝鲜的军队就占领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今为首尔)。早在,1945年,日军撤离朝鲜半岛,苏联军队进驻朝鲜,驻扎在北纬38度以北,以此作为临时的占领区,而从冲绳赶来的美军则驻扎在38线以南。1948年,由于苏联拒绝在朝鲜半岛上实施自由选举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所以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一个民族分裂出来了2个国家,即由西方国家支持的大韩民国和由共产党执政的民主人民共和国,1949年,苏联和由美国领头的联合国分别撤军。当美国人介入朝鲜战争后,中国在苏联的支持下,也投入到了朝鲜战争中,经过几年的打打停停,于1953年,双方达成停战协议,朝鲜战争结束。可以说,是几十万中国人的鲜血阻止了苏美两国直接交战。
USA vs USSR|Khrushchev vs Kennedy
当时,全球是一个两极世界,美国和苏联两家独大的局面,谁也吃不了谁。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在苏伊士战争中,他帮助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古巴革命胜利后,赫鲁晓夫下令将导弹运进古巴,差点酿成大祸,这就是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而与此同时,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这段时期,苏联在与美国的交锋中,占了上风。进入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由于中苏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而赫鲁晓夫的继任者也无法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使得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成为可能,这是冷战发展到目前的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我认为这一转折点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一个祸根,也直接将中国推到了美国这边。使中苏同盟关系分解,随着中美关系的大门的打开,使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局,:由苏美的两极格局变为苏美中三角格局。
The United States reached the moon in 1969—a milestone in the space race.
70年代后期,苏美的较量主要体现在军事竞赛上,包括空军,海军,核武器等方面竞赛,由于苏联的经济规模不及美国的一般,但军费的开支几乎与美国齐平,这对苏联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大包袱,至此,苏联逐渐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处于劣势地位。
80年代中后期,新任的苏联领导人,试图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以换取经济上的支援,此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导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内部出现分裂,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Photograph of the Berlin Wall taken from the West side. The Wall was built in 1961 to prevent East Germans from fleeing and to stop an economically disastrous drain of workers. It was a symbol of the Cold War and its fall in 1989 marked the approaching end of the war.
回到亚洲,毛去世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在中共元老及军队高层的支持下,邓成为继毛之后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上任后,积极改善与西方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也与亚洲的日本建交,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逐渐得到发展壮大,他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让中国变得日益强大。此时,中国在以中美苏三角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邓小平访美
在战后一系列的努力下,日本的经济异军突起,逐渐超过各个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80年代末期时,经济规模快要赶上美国,但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与美国的经济大战中败下阵来,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和衰退竟10年之久,被称之为迷失的十年。加上苏联的的解体,从此,美国一枝独秀,成为世界霸主。虽然三角格局未变,但是美国在其中的分量越来越大。
在八月政变中,代表改革派的鲍里斯·叶利钦站上政变部队的坦克发表演讲。 八月政变的失败也注定了苏联的终结。
进入90年代后,美国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他的影响力,1991年,美国卷入海湾战争,1995年美国对波黑塞族发动军事打击,1999年,美国发动对南联盟的战争,在整个90年代里,可以说是美国的黄金的十年。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到了新世纪后,美国的挑战接踵而来,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从此美国把所以精力放在了反恐战争中,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虽然这两次战争,美国取得了胜利,但是两次战争的后遗症却困扰了美国人很久,而且这个两场战争花费了美国人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对美国的影响非常巨大。
与此同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2011年。中国的GDP达到了5万7千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可以说,是这个两场战争给中国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与美国的14万亿的差距非常大,如果考虑到人均GDP,这个排名就太靠后了。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对比,一个我不愿意,但是必须做的中美对比,以2011年的数据来看,美国2亿人创造出来15万亿的GDP,中国以13亿人口创造了7万亿(不同的数据来源可能不一致)的GDP,这其中的对比之悬殊,我想大家是一目了然的,中国超过日本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日本只有2亿的人口。
中日美三国GDP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 | 中国 | 日本 | 美国 |
2011 | 72981.5 | 58665.4 | 150756.8 |
(上述数据来至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日本不是中国的战略对手,而是美国。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中国的国家实力需要得到更大的提升。就在此时,中国周边国家,相继对中国发难,首先,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发生黄岩岛事件,中菲的实力对比相差十分悬殊,按常理来看,菲律宾是不应该与中国为敌的,但是两国之间几乎要走到了战争的边缘,当黄岩岛事件稍有缓和之际,中日又发生了钓鱼岛事件,而且事态的发展超过了所以人的预料,当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后,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钓鱼岛是美国人在40年前,为中日之间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美国人决定了,这颗炸弹何时引爆,我记得很清楚,在今年7月1号,中日韩三国的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中日韩之间,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的结算货币,而不是以前的美元,这是让美国人生气的根本原因,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萨达姆要用欧元作为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所以导致了其政权倒台。钓鱼岛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美国人的因素贯穿与整个事件的始末,美国人是钓鱼岛事件的始作俑者。美国不希望中日走的太近,这危害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核心的利益,日本必须为美国的利益服务,这也是日美同盟的核心,从目前的形势看,911后,中日关系全面恶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日本受到的损失很大。中国也是受害方。而这所有的一切事美国人最愿意看到的。他希望中日因钓鱼岛而发生冲突,但不希望这次的事件的事态变得太严重,至少中日不能现在发生战争,一切都必须在美国人的掌控中。美国人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黄岩岛事件的背后。目前,中国还没有直接和美国交手(除经济上的贸易摩擦外),主要是中国的国国家实力还不能和美国直接对抗,美国主要是利用中国周边国家来打压中国,未来中国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人,美国人会千方百计地来阻止中国的崛起,就像当时的英国阻止美国,美国阻止苏联和日本一样,打一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比赛,我们的决赛对手就是美国人,在进入决赛前,我们要打败其他的竞争者,但是又不能过度的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对付这些对手,因为我们不仅要进入决赛,更要打败美国人(不一定是战争手段)。除了美国人之外,俄罗斯,印度等这些国家也要引起注意,所以,类似钓鱼岛事件绝对会再次上演,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其实解决钓鱼岛,黄岩岛,甚至是解决台湾问题,有一个根本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壮大中国,不断地发展自己,使中国成为最强的民族,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理所应当站在自己国家一边,发生钓鱼岛事件后,大家都很激动,我非常能理解,部分人甚至有过激的行为,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冷静地分析这一事件,适当的游行,发泄情绪,都可以理解。我们国家只有更强大,人民更富裕了,任何外来的民族就不敢随便地与中国为敌,侵占我们的领土,目前,中国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主,这是我们的未来根本的出路,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在未来有可能的发生的战争中就很难取得胜利。可以预见到在未来的10年-20年间,中国要直面美国这个强劲的对手,我们必须表现出比对手更有智慧,更有远见,才能不步日本和苏联的后尘。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能成为世界最强的。(2012-09-11 发表)
从中日关系之现状看世界政治格局之变